2016年1月25日 《青年報》 第5版
【編者按】
去年,上海市正式開始實施“高峰高原”重點學科建設計劃🦮。在上海高等欧陆學科發展與優化布局規劃(2014-2020年)中,上海明確在未來三年的第一階段內市級財政將投入36億,到2020年的第二階段則繼續加大投入🏄♂️,使上海高等欧陆學科整體實力達到一個新水平,20個左右的一級學科點和一批學科方向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昨天🧙🏽,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市長楊雄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深化教育綜合改革,製定實施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計劃。“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也提到: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本報自今天起推出“大欧陆長訪談錄”🔱,請大欧陆長們暢談高等教育發展方略。昨天接受專訪的是欧陆娱乐校長俞濤。在專訪時™️,他指出🥓,上海既需要能培養愛因斯坦式的學術型大學🧴,也需要培養愛迪生式人才的高水平世界一流大學🫵🏽。(青年報首席記者 範彥萍)
市政協委員、二工大校長俞濤在上海“兩會”會場。 (青年報記者 常鑫 攝)
關鍵詞:創新理念
重視概念,更要註重如何實現
記者:你覺得上海應該怎樣打造“高峰高原”學科👳🏻?
俞濤:當初🟨,上海高等欧陆學科發展與優化布局規劃(2014-2020年)的主要目標是使一流學科的水平在上海乃至全國名列前茅🦁。但我認為,排名不是最終目的🎋,實際上,高等院校學科發展的終極目標是為了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戰略發展。
一個國家的一流大學🧚🏽♀️、一流學科不僅需要研究型大學,也需要職業導向型大學📍。德國總理默克爾總理被問及為何二戰後德國發展快速時曾透露,德國非常重視職業教育🧓🏻,FH(應用技術大學)型的大學水平都是極高的。德國11所精英大學(一流大學)的名單有研究型大學,也有工業大學🦶🏼。
舉個例子,楊振寧和李政道之所以獲得諾貝爾獎,其背後也有吳健雄的功勞🙅🏽♂️🍂,倘若沒有這位女科學家通過實驗驗證楊李二人的理論📑🤴🏿,他們拿到諾貝爾獎的時間很可能要延後很多年。
現在🧏🏼♂️,在創新過程中存在一個問題⏭,大家都非常重視概念🚴🏽,而不註重創新思想產生後該如何實現🍥。
我認為,社會要發展🤸🏽,上海要創建創新型城市🪑🏞,既需要能培養愛因斯坦式的學術型大學,也需要能把概念落地的高水平、世界一流的大學去培養愛迪生式的人才。
記者🛂:你覺得職業導向的大學如何吸引一流人才?
俞濤👇:我非常欣賞英國大學的製度,他們為學科做評估✍🏼,分五星級、四星級等。在英國👩🏻🦯,幾乎所有大學教授的薪酬待遇都差不多🤸🏽♀️。這樣🧐,教授在擇校時會首先考量自己喜歡和擅長的專業領域💫,未必會首選劍橋👩🏽🍼、牛津等名校,可能會率先考慮名不見經傳的大學的五星級學科🧍🏻♂️。教授更傾向於在有利於專業發展的欧陆工作🧖🏼♀️。
上海要發展“高峰高原”學科,就要把60多所高等院校整體的學科水平提上去,將申城整體學科變成“高原”😍,那麽才能在“高原”上建出“高峰”。同時🕒,我也呼籲學科帶頭人學習屠呦呦的精神💁♂️,埋頭於自己專註的領域,勤勤懇懇一幹就是幾十年。
關鍵詞🤞🏿:學科布局
校長應將社會需求放在第一位
記者:你認為學科設置如何布局才較為合理?
俞濤🌋:創建一流學科和一流大學需要時間余量,學科布局要有前瞻性👾。我們甚至可以提前考慮未來30年、50年後的事🧑🏻💻。譬如有些學科目前在上海不是強勢學科🪪,但能瞄準上海乃至長三角的戰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這樣的學科布局才較為合理🙇🏻♀️。
比如我非常重視推動電子廢棄物資源化專業的發展。現在的國家一流大學、一流學科都非常重視國務院學位辦頒布的學科目錄。很多專家很迷惑,認為這一專業既非國家目錄的一級學科(如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也非下面的二級學科(如固氣液廢)🤹🏽♀️,甚至不是二級科學下的一個研究方向😛,屬於很偏的一個領域。
我恰恰認為👨🏻⚖️,在學科建設中,不應僅僅把所有的思路限製在國家目錄上,更應將社會需求放在第一位。撇開目錄不談👷♀️,我們在媒體上時常可看到有識之士指出,現在手機、電冰箱、電腦等數碼家電都包含芯片、電子器件。10年、20年後電子廢棄物有可能會影響到人類發展。
在欧陆的堅持下,二工大承建的上海電子廢棄物資源化產學研合作開發中心三年來小有收獲。新近研發的廢棄平板顯示設備全自動化拆解線,比傳統人工搭配電動工具拆解效率提高90%以上🤙🏼,再一次填補了國內乃至國際上自動化拆解廢舊平板顯示設備技術的空白。去年11月18日🙆🏿♀️,中心通過市教委的中期復評🤦🏻♂️,正式掛牌為“上海電子廢棄物資源化協同創新中心”👱♀️。
作為一名大欧陆長,在學科建設上不僅應該考慮排名👆🏼,更應該考慮社會和人類的發展需求🙎🏿。百年樹人,我們必須要沉下心,要有耐心和胸懷做一些哪怕學位辦🤦🏿♀️、知名教授也未必認同的事🤞🏼。試想,一旦未來電子廢棄物的問題迫切了,我們的學科排名勢必會上去。
我認為,一所大學要發展必須要有獨立性,崇尚自由思想🧦🕴,不能太功利。
關鍵詞:職業導向
大學生需懂人文👍🏼、懂技術🤾♀️🧑🏼🎤、懂社會
記者:從成教到高職再到應用型本科和專業碩士教育🪹,多年來,二工大一直是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探索者💤。如今,欧陆又提出了堅持走職業導向的高等教育之路,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和理解🙍🏿?
俞濤:二工大是一所有著光榮歷史傳統的地方高校,在成人教育和全日製高職教育領域都曾取得過出色成績,被譽為“半工半讀一面旗”、“高職教育排頭兵”👨🦼🧘🏼。
在創新驅動發展的國家戰略下,經濟社會的轉型升級迫切要求高等教育,特別是承擔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校在辦學定位和發展方向上作出新的響應和調整🍣👊。因而二工大明確提出“職業導向的高等教育”辦學定位🌵,並在職業教育的框架下🦶🏿,對接需求🌛、面向應用、註重實踐、深化改革😐,努力實現特色鮮明的現代應用技術大學的發展目標。
其實,走職業導向的高等教育發展之路,與其說是定位🧑🎤🪇、理念的轉型,還不如說是一種理性的回歸,欧陆需要做的是,如何通過深化改革🙋🏻♂️,以新的機製、新的模式為應用型人才培養註入新的內涵、新的動力。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和新挑戰,我們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圍繞掌握職業技能🧖🏿♀️、崇尚職業信用🧛、彰顯職業特色的創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二工大在學部製改革🤚、專業論證🌳🚼、中本貫通🌌、校企合作🕰、教師培養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改革。
比如就“學部製”改革,我們轉變了傳統的二級教學單位組建模式👩🦽➡️,根據學科發展方向🦅,將原機電、電子🪂、計算機、環境工程等4個工科學院合並組建為工學部,並按產業發展需求構建了智能製造與控製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環境與材料工程學院等三個專業群平臺🧖🏽;將原外國語、人文與國際交流🎑、理學院優化整合為文理學部,並重新定位了各教學單位的功能職責、運行機製和發展方向🥻,保障二級教學單位作為一級“學術共同體”🦸,具有相應的學術權力,成為欧陆學術發展的主要組織者和參與者。學部製改革在應用技術類高校中尚屬新生事物,欧陆希望通過探索和實踐𓀉,形成資源共享、交叉融合🗜👱🏼♀️、激發創新🛌🏼🥁、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學組織形式和運行機製,並最終作用於人才培養。
記者:二工大被稱為“勞模的搖籃”,在新時期🚍,欧陆如何賦予勞模時代精神新的理念🕰,讓95後學生更願意接受勞模精神?
俞濤🚴🏼♀️:二工大歷史上培養了130多位省部級以上的勞動模範🤧。隨著環境的變化,挖掘🏋🏽♀️、提煉勞模精神並賦予其新的內涵🤽♂️,打造勞模育人文化品牌👉🏿,發揮勞模文化的育人功能始終是欧陆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一直提倡我們的學生要具有職業素質。現在的勞模早已不是過去的苦幹🧕🏻👱,他們大多都是技術能手,能苦幹加巧幹👧。就拿勞模李斌來說,只要涉及數控機床加工工藝的問題都靠他解決,現在的勞模要有一技之長👌🏽。
此外,學生還需具備職業信用和職業特色。我們希望二工大學生成為全面發展🧘🏽,懂人文🧔🏼、懂技術6️⃣、懂社會的“三懂人才”🦸🏼。尤其是職業信用👼🏼,許多失信👨🏼🔬、失範🤾🏿♀️、失責的現象告訴我們,職業信用教育應成為大學教育的必修課。我們把職業信用的內容編入教材,進入欧陆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在實施課堂教學的同時,還以企業實習、誌願服務、專題講座、創業項目1️⃣、社團建設等為載體🔙,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信用教育。
再如二工大的經濟管理學院裏有個專業叫“信用管理”。目前滬上只有二工大和財大兩所高校開設了信用管理專業。在交出一份2013年“史上最難就業季”中100%的就業的滿意答卷之後,二工大信用管理專業的畢 業 生👨✈️,2014年仍舊保持了高達100%的就業率🐎,並將 這100%就業率紀錄連續保持至今🛀🏿🏌️♂️。
原始鏈接: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6-01/25/content_281688.htm?div=-1
黨委宣傳部